孙思邈人物雕像 铸铜雕塑 玻璃钢雕塑厂家 景观园林雕塑摆件
本店承接不锈钢雕塑,铸铜雕塑,玻璃钢雕塑,石雕,玻璃钢浮雕,石浮雕,玻璃钢仿铸铜,廊架雕塑,可设计。厂家定制,全国发货
适用于小区地产,学校操场,校园门口,商业街,大型广场,展厅,步行街,售楼处,城市地标,高速路口,酒店大堂,火车站,公园等各种场景。
来图定制 详情咨询 17731830869 微信同号
孙思邈(公元541年-公元682年,存在争议),京兆华原(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)人,唐代医药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药王”。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:
医学成就
- 编撰医学巨著:著有《千金方》,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(公元652年),全书共30卷,分233门,合方论5300条,约53万字,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,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。还编撰了《千金翼方》,与《千金要方》合称《千金方》,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。
- 重视医德建设:在《千金要方·大医精诚》中系统完整地提出了中医的医德建设,强调医生要视人一等,皆如至亲;不畏危险,一心赴救;临事不惑,审谛覃思等。
- 推动学科发展:在内科方面对疾病分类诊断、治疗都有科学建树,发展养生长寿之道,提出“治未病”的思想。在妇科方面,把妇人病置于诸病之首,对胎前、产后、月经不调等病作了系统论述,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分科奠定了基础。在儿科方面,提倡小儿疾病独立分科,主张合理喂养调摄,重视儿科的护理保健等,其《千金方》中的儿科专科论述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儿科学专著。
- 完善针灸理论: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挥经穴理论,首次以彩色绘制经穴图;强调“治未病”,运用针灸防病;提出灸有生熟说;临床上提倡针、灸、药并用,丰富了综合治疗的思想;进一步完善了刺灸法理论。
人物生平
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,七岁入学堂,一天能背诵上千字的课文,二十岁时就能谈论庄子、老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,还对佛经深有研究。北周宣帝大成元年(公元579年),因朝廷变乱,他在太白山隐居,钻研医术、采集药草、验证药方并为人治病。隋文帝杨坚辅政北周时,征召他为国子博士,孙思邈以生病为由拒绝。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,征召他进京,李世民感叹其容貌气色堪比少年,欲授予爵位,被孙思邈坚决拒绝。唐高宗李治显庆四年(公元659年),高宗召见孙思邈,想拜他为谏议大夫,他再次谢绝,只推荐弟子刘神威进太医院。唐高宗上元元年(公元674年),孙思邈因病请求归乡,高宗赐给他良马和鄱阳公主的居所。之后,他回到华原县五台山继续著述,直至唐高宗永淳元年(公元682年)去世。
后世影响
- 学术传承:他的医学思想和理论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,许多医学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,推动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。
- 文化符号: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“药王”,成为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,代表着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,其事迹和精神被广泛传颂,激励着无数后来的医学从业者。